首页 > 产品展示 > 环保科技


景德镇奕君德年产20万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

来源:环保科技    发布时间:2025-04-02 08:31:13

  社会废钢铁资源的供给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原来的“地条钢”企业占用的近亿吨废钢资源都转到正规主流钢铁企业。废钢铁市场供给结构和流向实现了优化,废钢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迅速增加的废钢资源将对钢铁工业的流程结构、钢厂布局、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产生重要影响。初步统计2021年全国废钢铁资源产量总量接近3亿吨。

  2019年年度废钢价格整体较为稳定。2020年,在国家政策利好刺激下,国内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行业逐步回到正常状态经营。在全面复工复产的背景下,行业运行良好,价格大大反弹。2020年12月3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商务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了重要的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符合《再生钢铁原料》标准的再生钢铁原料可自由进口。2021年,我国对废钢的需求量一度升高,废钢市场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废钢价格也一路飙升。至2021年5月份废钢价格达到顶峰,为3990元/吨,随后趋于平稳,2021年10-12月份价格份稍有下降,2022年废钢价格逐步回升。

  根据废钢行业数据统计,2013-2021年,中国废钢消耗量呈现逐渐提升趋势,2017年增长幅度较大,增长至2.00亿吨,随后增长速度趋于稳定,初步统计至2021年废钢消耗量接近3亿吨。

  根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和工信部《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到2025年,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的比例提升至15%以上,力争达到20%;废钢比达到30%。按照以上描述的目标,到2025年,若我国废钢比达到30%,对比2020年中国废钢比已完成20%任务的情况去看,结合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给出的钢产量预测值11亿吨估算,预计2027年中国钢铁产业废钢生产量将超过3.5亿吨。

  宏观方面:2021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多次强调2022年中国经济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可见稳增长已经提到非常高的高度,并要求财政政策积极发力,扩大内需成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主要发力点。

  供需方面:江西省废钢资源处于需求大于供应的状态,加上2021年12月30日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水平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中央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压减粗钢产量将刻不容缓,加上下游基建、电力、钢构需求量开始上涨,预示着螺纹钢将会有向好的趋势,利好于废钢。据调研了解,2022年新余新钢电弧炉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产能置换方案以公示,计划将50吨的电弧炉置换成130吨的电弧炉,项目落地后,预计将再增加废钢采购量150万吨,将带动一定的废钢需求,由此看出,2022年江西废钢需求或有一定提升。

  价格方面:2022年江西市场对废钢需求有所增加,价格有上升空间,从目前市场情况去看,暂时以稳中观望市场为主,另从全国大环境来看,“两会”经济政策出台有望刺激钢市需求,进一步带动价格上涨。

  2020年12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其中指出,力争在2025年,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力争达到20%;废钢比达到30%;明确提到要有序引导短流程炼钢,对短流程炼钢执行差别化产能置换支持政策。同时,政府将积极推动废弃钢铁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支持优势钢铁企业等牵头成立大型废钢回收加工配送中心。

  在政策的引导下,2020年符合工信部《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第八批已经公布,也已经出台了再生钢铁原料的标准,积极推动了再生钢铁原料的进口;后续我国将继续推动废钢产业链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行业标准规范度迅速提升,废弃钢铁回收加工体系逐步规范化的情况下,废钢产出逐渐增多,质量也将不断的提高,对钢厂来说,供需匹配的局面下,“多吃废钢少吃铁矿石”的目标不会再遥远;废钢产业布局逐步合理,更有助于加速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

  废钢铁作为唯一可以替代铁矿石的铁素原料,近几年在中国钢铁生产原料中的地位不断的提高。为减少我国对国外矿山的依赖,缓解国内用废紧张,钢企用废成本抬升的问题,2020年上半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着手组织了再生钢铁原料有关标准的编制准备工作;12月14日《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并宣布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同年12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规范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规定符合《再生钢铁原料》(GB/T39733-2020)标准的再生钢铁原料,不属于固态废料,可自由进口。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1年2月24日,我国再生钢铁原料进口订单已经签署6笔,其中第一笔链金国际与日本三井物产签署的3000吨重型再生钢铁原料,已经于2021年1月29日通过海关检验,成为中国进口再生钢铁原料的里程碑。

  《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的落地,将推动中国废钢产业技术标准的升级,使废钢行业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再生钢铁原料的进口,对于缓解国内废钢供应缺口以及铁矿石的金额的非理性上涨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也增加了国内钢厂采购废钢的有效选项,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抑制国内废钢价格的持续上行,促使钢厂多用废钢,进而侧面提升国内废钢分类及加工水平,推动国内废钢资源的高效利用。

  为引导废钢铁资源的高效合理规划利用,国内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机制将继续起到指导作用。该机制是2012年9月份由工信部公告的2012年第47号文件,《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分企业布局和建设要求,规模、工艺和装备,产品质量,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人员培训,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社会责任,监督管理,附则9部分内容,对废钢铁加工准入企业提出了标准。2017年工信部对《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中部分内容及条款作了修订,使这一政策的内容更加全面合理。自《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实施以来,我国废钢铁行业逐渐从原来的“小、散、乱”转向了正规化、产业化、有序化的发展。

  2015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财税(2015)78号文,对于符合《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销售给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和《铸造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的符合国家标准的“炼钢炉料”产品给予增值税即征即退30%的优惠政策。这对废钢铁回收加工公司规范化发展和废钢铁资源流向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截至2020年底,第八批废钢铁加工准入企业名单已经公示,此次公示的废钢基地准入企业(普碳废钢)共计100家,主要分布于广东、湖北、山东、福建、江西、江苏、河北等省份。目前全国八批准入企业共计477家,分布在除西藏外的29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废钢铁加工配送工业化体系初步建成。(其中2020年公示第八批100家,已于2021年1月21日工信部官网公告,另外有2家撤销准入企业。)未来“十四五”期间废钢基地准入企业将会继续增多,门槛也会相应的提高。以此来扩大废钢企业规模,并提高废钢产业集中度。

  在“十四五”发展期间,我国的准入企业将达到800家以上,年加工废钢能力将占据国内废钢消耗量的80%;能预见,政策的趋向将加速废钢行业的正向发展,国内废钢资源将逐步得到一定效果利用。供应端集中度提升,产出规模化、规范化,供应量也将随之增长,价格回归至合理水平,需求端鼓励短流程炼钢的发展,促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对废钢资源的需求也将保持在较高水准;对废弃钢铁回收利用行业来说,接下来面临的变革增加,但庞大的市场空间也将同步展现。

  项目的建设以实体化与线上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经济为着手点、以现代科技文明为内涵、以环保节能为重点打造景德镇奕君德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将实体的废弃钢铁回收、分拣、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与线上的信息资源网络相结合更能发挥平台的集成共享作用,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基础上,形成线下基于实体智慧废钢加工产业园区、线上基于数据库资源共享的互联网+智慧产业云平台。

  项目作为废钢产业采购、加工、仓储、物流、分拣、需求匹配、销售、金融服务等一站式产业服务平台;线下由于地理区位因素将以上资源聚集整合,考虑区位条件、市场需求、商品流向、资源环境和交通条件等,建立高度流通的废钢市场产销网络。充分的利用供应商企业、智慧仓储与大宗货物产业链、客户以及辅助组织(特别是政府机关)的互动机制,为整个产业链提供物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废钢循环经济服务产业。基于供应链的运营结合物联网系统,有关数据可以迅速反馈到供应商以及下游企业,实现线上快速匹配、手持终端路线实时优化、实时可视查询、自动结算等功能。

  六大服务将使废钢相关产业链得到全新突破和转型升级,实现由低端业务向高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服务延伸、向现代智能化服务换挡提质,单一化服务向多元化产品,低附加值向高质量的转变,届时项目产业也会成为江西地区最具特点、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最具贡献的产业之一。

  本项目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依托,投资改造的厂房、堆场、设备等配套设施的营建以及加工项目的运营,然后以产业园为目标,以集团化运作管理的方式来进行项目的经营和管理。

  1.项目建成后将推行再生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与污染最小化的战略,充分的利用周边地区的再生资源市场空间,通过搭建政策平台、环保平台、交易买卖平台、技术平台、物流平台,打造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产业基地。

  3.在国内率先实现以固废原料为主的“原料采购→精细分类→加工→销售”一站式处理模式的废钢生产销售的大型综合企业,

  4.采用统一行业标准,技术管理、实施品牌运行,打造企业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构筑国内废弃陈旧物资回收利用的新模式。

  打造景德镇再生资源利用综合市场的品牌地位,以及全产业链经营的全新模式,向实现年销售人民币20亿元的专业化企业迈进,并以此实体为核心,打造电子商务交易市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脱硝催化剂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一篇:厦门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开云官网登录入口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横山桥镇
产品业务电话:0519-86390093
固废业务电话:0519-86390093
邮箱:yangxb@jsyongbao.com

备案号:苏ICP备15027314号-1  版权所有 © 2021 开云官网登录入口/Kaiyun体育全站注册